良辰美景话中秋
赏月拜月,是中秋最古老的仪式。上古时代,中秋源于先民对天象的崇拜,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《礼记》中早有“秋暮夕月”的记载。
赏月拜月,是中秋最古老的仪式。上古时代,中秋源于先民对天象的崇拜,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。《礼记》中早有“秋暮夕月”的记载。
月到中秋分外明,中秋节是我国传承已久的一个节日,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又叫月夕、仲秋节、八月节、拜月节或团圆节等一系列名称,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,普及于汉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以后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吃月饼、赏花灯、饮桂花酒等
中秋节,好多地方都有拜月的习俗,说这天拜月神能满足愿望,但是男的不能拜,说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嘛,你知道为啥吗?今天就聊聊这个事。
这天皓月当空,家人团聚赏月、吃月饼,月饼象征团圆;部分地区还有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的习俗。“嫦娥奔月”“吴刚伐桂”等传说,让中秋更添浪漫色彩,也承载着人们对团圆、美好的期盼。
中秋的脚步渐近,2025年的月亮却来得格外晚。10月6日的满月,是近年来最迟的中秋圆月,民间素有“晚中秋,讲究多”的说法。老一辈人常念叨的“3不空、4准备、5穿红”,看似简单,实则凝结着千年传承的生活智慧。这些传统不是刻板的规矩,而是对团圆的珍视、对平安的祈愿
“三秋恰半,中秋至,五果丰登祭月时”——这句古语点出了中秋前三天备礼的智慧。今日(2025年10月2日)距中秋仅剩三日,此时白露已过、秋分正浓,昼夜温差加大,北方凉意初显,南方“秋老虎”余威犹存。老话常说“中秋备礼不过三,过三福气散”,提前三日准备,既避开了节
“皓魄当空宝镜升,云间仙籁寂无声”,在这喜迎团圆的时刻,今年中秋却悄然披上了不同寻常的色彩。
随着八月十五的临近,中秋也即将到来。中秋佳节,天高气爽,丹桂飘香,总让人心生期待。这个源自上古时代秋夕祭月的节日,早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。
中秋节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,承载着团圆的核心文化内涵。此时秋高气爽,皓月当空,人们素有赏月、吃月饼的习俗,部分地区还会举行猜灯谜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活动。它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,也寄托着人们对故乡、亲友的思念,成为传承中华文化、凝聚情感的重要载体。
“玉露中秋夜,亭亭月正圆”,随着农历七月走向尾声,意味着我们将进入农历八月,今年最后一个传统四大节日就是在农历八月。今年2025年10月6日,农历八月十五我们将迎来中秋节,中秋不仅是传统节日,更是一个阖家团圆的重要日子。中秋节的到来,意味着“秋三月”已经过半,